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6:28    次浏览
“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,人是美最忠实的追随者。有史以来,无论男女都在根据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和道德观,以各种方式呵护着自己的容颜身体,只为追随美。人从未放弃对美的追求,无论男女,无论古今。历史的事实雄辩地证明,上至三皇五帝,下至21世纪,男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不逊于女子,衣冠、饰品、妆容、香气面面俱到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“国民老公”们的臭美事迹。 古代男子也化妆说到爱美,古代人也是蛮拼的。唐朝时我国直男们口红用得比女人还勤快。 并且这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,在自然界中,外观鲜艳招摇骚气冲天的基本是雄性动物,一抓一个准。例如孔雀和鹦鹉,雄性不仅要颜值高,还要学跳舞撩妹完成基因传递。从先秦开始,就有男子喜欢“粉白黛黑”、“粉以傅面”,等到了汉代,已经发展到汉惠帝的男侍们,不敷粉不得上值。著名的美男子何晏,雅号叫“敷粉何郎”。他平时不化妆不出门,化妆出了门还铅粉不离手,一边走一边顾影自怜。大才子曹植也是一位敷粉爱好者,有一次,客人前来拜访,为了敷粉修容,他竟叫客人生生在大堂等了两个多小时。 魏晋时期美男子很出名中国上下五千年,有名的美男子不少,但根据历史记载所断,美男最集中的要属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了。这段动荡不堪的年代,社会对男子的美貌极为关注程度。谓之“男色”时代亦不过份。这段时期对男性的审美与如今非常相像。魏晋南北朝之前男子流行留长胡须,但这段时期男子讲究脸白无须、傅粉留香、身姿轻盈,甚至为了美貌,有的男性会吸食“五石散”,这是一种贵族阶级的享乐。而那时社会风气开放,美男子上街所受到的欢迎比期如今的粉丝有过之而无不及。除了这些外在美,这些爱美的男士还十分注重内在的调养。魏晋的风流名士们,热衷于服食五石散,来刺激自己面色红润,精力旺盛。其实五石散只是会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,长期服食五石散,其实等同于服食慢性毒药。这些古代的男子们,为了美,简直连命都搭上了。簪花并不是女子的专利早在春秋战国,热爱香草美人的屈原屈大夫,就喜欢搞一堆花佩在身上。他在名篇《离骚》中装饰用的花草,有江蓠、芳芷、杜衡、留荑、揭车、菌桂、秋兰等等,多达十几种。人们对男子簪花一事相对宽容,并无多少异议,唐明皇还亲自为兄弟宁王戴过花。但簪花一事真正开始流行,并发扬光大起来,是到了宋朝的时候。欧阳修在《洛阳牡丹记》中说:洛阳的风俗,大抵好花。初春时节,城中百姓无论贵贱,皆插花。 甚至还有“四相簪花”的典故:北宋的韩琦、王王圭、王安石、陈升之四人相约在广陵城各插一枝芍药,把酒吟诗,不亦乐乎。神奇的是,这四人在此后30年内竟然全都当了大宋的宰相!“头上花枝奈老何”、“欲把斜红插皂罗”、“为言满帽插梅花”、“牡丹芍药蔷薇朵,都向千官帽上开”……大量宋朝诗词,反映了当时男子簪花是何等盛行。而宋朝的《水浒传》,对这种现象亦有大量描写。短命二郎阮小五'斜戴着一顶破头巾,鬓边插朵石榴花';浪子燕青'腰间斜插名人扇,鬓畔常簪四季花';病关索杨雄'鬓边爱插翠芙蓉';就连“眉浓眼大性刚强'的刽子手蔡庆,也生来爱戴一枝花。 张居正也爱美,吃一顿换四套衣服明朝万历年间,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。当时的大学士张居正就是一个特别注重外表美的人。《万历野获编》记载,张居正生活极其讲究,平时穿衣“鲜美耀目,膏泽脂香,早暮递进”,而且是个时装控,友人评价他道:“居正性整洁,好鲜丽,日必易一衣”,说他非常爱整洁,喜欢每天都穿不同的漂亮衣服。”据李临川先生《见闻杂记》说:陆树声赋闲在家很长一段时间,刚出来担任大宗伯,几个月后就称病归去。沈一贯当晚带着酒到报国寺去探访他,看到陆树声生龙活虎,没有半点得病的样子,感到十分惊讶,就问他急着归乡的原因。陆树声说:“我刚来的时候,张居正邀请我去他府上吃饭,心意很诚恳。但是在吃饭时我发现张居正让人侍候得很过分,有侍者专门负责用鬃刷给他描眉理鬓,有侍者专门负责给他捧冠更衣,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换了四套衣服。从这种举动看,他一定不是正派的人。因为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,他跟我谈话,对国政大事一句话都不提。我觉得此人必不长久,所以我要离他远点。”美是多种多样的,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也是不同的。对于男子的种种爱美行为,古人褒贬不一,有人认为有何不可,有人则认为有伤风化。其实,追求美,何错之有,只要适度得当,男子也可为悦己而容。本文由平行学社(在线文学分享学习交流平台)编辑发布!全国文学历史爱好者的聚集处~欢迎大家来勾搭~微信搜索:平行学社(px_xueshen)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历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