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Ag官网- AG官方网站- AG亚游集团|【大西南古镇行】民国时期的“文化热城”金刚碑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6:28    次浏览

寒露过后雨,纷纷路上行人,欲断魂,借问美景何处?有摄人遥指:金刚碑!刚过完国庆大假,即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“寒露”,不料这丙申年的寒露竟然是一个“带雨的寒露”,于是乎,自寒露到今日,整整一个多星期过去了,我们依然还是每天都“相逢在雨中“...... 国庆七天大假,既不想去名胜古迹“数人头”,也不想去高速公路“看车展”,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猫着,也就是5号那天陪着几名“歪果仁”朋友去北碚的“金刚碑”转了转...... 金刚碑坐落在重庆北碚北温泉镇境内的缙云山下的嘉陵江畔,离北碚城区5公里,这里山峦拱翠,古树参天,水流潺潺。“金刚碑”的得名,据说是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到缙云山建寺之时,有金刚力士前来助力,曾遗漏了块巨石在此,当地人俗称为“立石子”。那巨石有七米多高,二米多厚,状似一碑,直深入嘉陵江。唐人曾题刻“金刚”二字,故而当地人人称“金刚碚”,故得名“金刚碑”。 当年金刚碑这里原是古渝州最偏远的山村,早在清朝康熙年间,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,煤炭业日益兴旺,煤炭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出口,运销外地,于是形成产煤、运煤、销煤的水陆码头和中转站。 金刚碑古镇因产煤业的兴起而带动了整个古镇所有行业的发展,到清同治年间,镇上各个行业兴旺繁盛,成立了以煤、盐、船、驮、牛、马为首的行业帮会“七帮会”,金刚碑也成为了水陆交汇的码头。 民国时期,金刚碑这里已经形成了姚家院子、熊家院子、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。陆运密集、船运发达,“生意兴隆通四海,财源茂盛达三江,”,各种商号、客栈、茶楼、酒肆林立,沿街河两岸有商店、货栈千余家,煤窑沿山排开,挑夫摩肩接踵,江岸帆樯如林,呈现出一派兴盛景象。 抗战时期,金刚碑在陪都重庆的文化圈里更是小有名气,曾有许多社会名人如于右任、梁漱溟、傅抱石等都寓居于此,在当时被誉为民国时期的“文化热城”。 金刚碑紧挨着嘉陵江,村里有一条小溪,溪边石板路上满是翠绿的青苔,溪流两岸和坡地上有几十棵百年的黄桷古树,浓荫遮天,一片阴凉,真算得上是个“世外桃源”。遗憾的是:本来这里据说是准备开发成一个“古香古色”的度假区的,由于种种原因,前几年这里的居民已经全部被强行迁走后,但后续的资金未能到位,目前这里只剩下破败不堪随时可能倒塌的房屋了。到处已经是一片凋敝和破败了。 是啊,想起俺前些年去金刚碑时,那里还有些居民居住,也曾到他们的家里边去过,记得金刚碑有一对父女的“丝竹之音”曾让到往的游客们都赞叹不已!在村子里转了一圈,游客不多,这里一如往日的宁静,金刚碑里所有的居民都搬走了,只剩下破败不堪随时可能倒塌的房屋。 又有一年多没去了,那天的天气还不错,金刚碑的有些老房子看起来重新“休整”过,估计是哪部抗日“神剧”又来这里取过外景,小溪边的老茶馆还开着,这也是村子里唯一感觉还有些人气的地方了......